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5章 下聘

徐寅之没能从顾秋白那里得到想要的答案,顾秋白将其打发走了。

再重看手上的文章,这熟悉的笔法...

“躲在深山老林里这么多年,怎么又想出山了?”顾秋白不假思索,就找到了罪魁祸首面前。

老头倒是坦坦荡荡:“我观如今这些儒生,辞藻华丽,却是浮于表面,不够深入,不复当年儒家之兴盛,实在可叹。”

顾秋白:“满嘴胡言,当年你书房里那些书,批注比原文还要多,皆是驳斥儒学之说。你素来拥护法家,墨家,何时精通起儒学来了?”

老头摸着胡子:“所谓百花齐放,儒家自然也有可取之处。你这绘本,立意固然是好,可你要知道,如今儒家为正统,而大庆以士为尊,唯有得了他们的青眼,方能长久。”

这下子,倒是明了了。

老头一眼就看出了这次绘本的弊端,内容小众,不足成为全民向。他用这篇文章为其正名,旨在升华主旨,亦是为顾秋白出手相助。

顾秋白心里自然是温暖,相处多年,她知道老头的臭脾气,向来是只做事,不多言。

但是她亦有她的担心:“前些日子我在画院见过一翰林,姓霍,名振青。他精通儒学,在当朝颇有声望。”

老头很淡然:“我既下山,自有打算,你不必多虑。”

霍振青,是当初画院选拔学生作品时,专程派来的翰林之一。

而霍姓,正是老头的本家。

在大庆朝,姓氏是很微妙的,同姓之人,多半有些沾亲带故,何况这霍振青在朝廷的权力中心,更让人不由得怀疑老头与他有些关联。

在顾秋白看来,以老头的学识,大概率在前朝担任过重要职位,但早早上山养老,要么是他不满当朝统治者,要么是犯了事被贬。

不管是哪种,都不算好事。

顾秋白邀他下山,更多是山上孤独,她希望能够帮老头颐养天年,不至于默默老死在山上,却没想过要他再搅动风云。

顾秋白定定的看着老头:“你别作死,多活几年。”

老头摆摆手:“长安的风水不养人,而我已是知天命之人,一切皆有定数,不必多虑。我把你养大,素来告诉你多做少想,怎的如今却背道而驰了?”

顾秋白张张嘴,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老头说得对,想再多也没用,他决定的事,向来不会更改。

她顿了顿:“好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